新頭殼newtalk 2010.08.08 周盈成/編譯報導

美國《紐約時報》以社論嚴詞抨擊法國總統的治安與移民政策「恐外仇外」,但法國民調顯示薩科奇獲得幾乎不分左右派一面倒支持,研究者指這是一場文化變遷。

法國東南部的格勒諾布爾(Grenoble)上個月發生嚴重的警民衝突暴動。薩科奇月底前往當地時說,來自外國而歸化取得法國籍的人,如果犯下意圖殺警罪行,應被取消法國籍。

內政部長奧特佛(Brice Hortefeux)更提出,這一措施應及於犯一夫多妻婚姻或女性器切除的歸化公民。這些行為主要見於穆斯林和非洲移民。

針對這些事,《紐約時報》5日的一篇社論指責薩科奇「為了短期政治利益,搧動危險的反移民情緒」。

法國警方在6日開始執行掃蕩吉普賽人非法聚落行動,紐時社論也對早已預告的此事表示憂心。

紐時說,法律之前,不論天生或歸化的公民一律平等,一直是法國的自豪標舉的信條,這適用於薩科奇生於匈牙利的父親、生於義大利的太太,也應該適用於所有人;然而,薩科奇如今遭遇政治聲望的新低點,就又祭出反移民這項法寶,跟他2007競選總統時依靠內政部長任內的強硬態度相同。

薩科奇的算計有理。法國《費加洛報》(Le Figaro)6日發布一份民意調查,有70%受訪者贊同意圖殺警的歸化公民應被剝奪法國籍。針對犯一夫多妻婚姻或女性器切除者,贊同剝奪其法國籍的,更高達80%。

更重要的是:民調中不因政黨屬性不同而意見分歧;在大部分議題上,左派也一樣支持政府立場。研究主持人米修(Frédéric Michaux)對《世界報》(Le Monde)說,這代表一場文化的轉變,尤其是在對犯罪問題的態度上;2007年只有50%的法國人認為安全受威脅,如今有三分之二。

國家人權諮詢委員會(CNCDH)專家雷庸貝傑(Marc Leyenberger)則說,種族主義和恐外仇外情緒正在興起,而且宗教比原籍地扮演更重要角色。人們在被問到關於「北非人」或「穆斯林」時,反應並不相同,即使這二者在法國有很高的重疊性。

他表示,經濟危機強化了人們對於工作可能被外國人搶走的憂慮,然而,政治上的操弄,例如污名化特定族群,也對民意有所影響。

據報導,奧特佛表示將在8月底前,會同移民部長和司法部長,向總統提出前述撤銷歸化國籍方案的法律提案。

同時,移民部長貝松(Éric Besson)在《費加洛報》7日的一篇專訪中說,民調的高支持度顯示法國人想要一個有秩序的社會,但他也承認,對於行一夫多妻制者撤銷國籍,在法律上會比較複雜。


文章出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808/135/2api4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LY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