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世紀中,海洋生物學家還認為海洋足以餵養全球10倍人口;但到了21世紀初,全球漁獲量根據估算,每年約減少50萬公噸之多。

大西洋黑鮪魚是海中游得最快的生物之一,時速可達五十五英里;科學家想更進一步了解黑鮪魚,但卻不如人意;不幸的是,黑鮪游得再快,也免不了受到生存威脅。石油產業有所謂「產油高峰」(peak oil),漁業若也有「漁獲高峰」(peak fish),那麼大西洋黑鮪將成為代表。

大西洋黑鮪曾經是大西洋最常見的漁獲,但這種魚的含血量太高,因此在全球多數地區不太受歡迎。一九六○年代,美國魚市每磅黑鮪才賣幾美分;到了七○年代,日本人把黑鮪做成生魚片,成為日本人為之瘋狂的「TORO」;沒多久,這股風潮又傳回美國。很快地,賣一尾黑鮪可讓一個家庭吃用一年。今年初,一尾五百磅重的大西洋黑鮪,在東京築地魚市每磅售價高達三四○美元

很快地,大型黑鮪先被捕光,現在連小的也不易見到,養殖(ranching)一度被視為解決之道,但這也有問題,因黑鮪活不到產卵期,就沒有足夠魚卵可供養殖。根據調查,過去五十年來,黑鮪存量減少八○%;更驚人的是,自一九四○年以來,黑鮪減少九八%。


本文來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marticle/url/d/a/100805/9/2aj20.html?type=new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LY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