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王榮裕執導的《浮浪貢開花Ⅲ—勿忘影中人》在台北市社教館演出,票房甚佳。(莊坤儒 攝  金枝演社 提供)
台灣劇場界「世代斷層」警報解除了嗎?持續在中小型劇場耕耘的劇場中生代編導如王榮裕、呂柏伸、符宏征、王嘉明,今年紛紛將作品推上大劇場。雖然對他們而言,從小劇場到大劇場不是唯一選項,也不是截然二分的優劣分類。但當表演藝術只是娛樂市場的選項之一,面對商業行銷越來越緻密的手段,市場考量與創作理想的天秤如何平衡,或許是這群中生代導演的劇場之路,所面臨更大的挑戰。

台灣劇場「世代斷層」的警報解除了嗎?在市場導向與創作理想的拉鋸之間,量化的經濟價值戰勝了嗎?在文創產業口號漫天價響之際,觀眾人數的多寡真的是衡量成果的唯一標準嗎?面對製作成本高漲,補助資源稀薄的況,「大舞台、大劇場」真的是存活的唯一出路?不約而同地,持續在中小型劇場耕耘活躍的劇場中生代編導如金枝演社的王榮裕、台南人劇團的呂柏伸、動見体劇團的符宏征、莎妹劇團的王嘉明,今年紛紛將作品推上大劇場;然而不同於在一九八○年代前後竄起、目前在國內表演藝術市場被觀眾認知的劇團品牌與創作者,如表演工作坊的賴聲川、屏風表演班的李國修、果陀劇場的梁志民,他們沒有成為「大師」的接棒企圖,從小劇場到大劇場不是唯一選項,也不是截然二分的優劣分類,表演藝術產業的「產值」更不代表著絕對價值。


來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marticle/url/d/a/100808/73/2apw7.html?type=new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LY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